玉莲堂

  • SuSure
  • 中医研究之我见
  • 关于网站
  • 关于我
经方论道

从生物演化探讨表里辨证

中西医的结合点是不变的自然规律 通过对生物演化及胚胎发育的研究,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愈的自然规律,必将开创一门新的学科,这门学科,就是中医的未来。 [摘要]本文以表里观为导向,不以组织解剖为导向去认识人体。用《伤寒论》的表里辨证,去理解人体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沟通方式。通过单细胞、双胚层及三胚层的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体胚胎的发育过程,探寻仲师表里辨证的规律。认为中医各派的统一,必将回归经典,回归仲师的表里辨证;中医现代化的研究,中西医之间的沟通,必将始于研究生物进化的自然规律。 [关键词] 生物演化;三胚层;…

2022年3月16日 1433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善假于物

简单聊下中医软件图标

图标能让用户一眼就看到具体有什么作用,如word里面“打印”的图标就是一个打印机,“查找”的图标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是中医的软件,特别是《伤寒论》里面需要设计图标怎么办?有些概论比较直观,如药、方、书、舌诊等,参考大家中医APP,设计的很好。有些概念比较抽象,什么阴阳气血寒热表里六经等等。如果不懂具体的意思,设计的图标肯定不能很直观的表达出意义来。而且不同的图标,又有联系。 “大家中医”APP截图 看到B站UP主“口茶今天也没画画”发布一个视频:“经方之祖《伤寒论》——信息可视化设计”。里面有他自己设计的伤寒论图标…

2023年1月17日 338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善假于物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APP

我在网站对应的公众微信号“玉莲堂”后台,发现有很多人在私信我需要“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APP。还有一部分人因看到推荐的“伤寒论查阅”,后台询问我在哪下载。其实下载地址在介绍页面上已经提供了,是作者本人的网页。也可以去网上找,很好找。 考虑到本网站之前确实整理过一些中医类软件,并提供地址下载。所以本着软件不大,没有广告,界面简单,免费使用的原则,我特意去找了一个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取穴的APP推荐一下。 子午灵龟安卓版 大小:6.12MB 下载地址:http://www.87g.com/az/97951.html…

2023年1月14日 1745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经方论道

八纲辨证为什么有阴阳?

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八纲辨证,一听到这个词基本会脱口而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教材里解释道:阴阳指类别、表里指部位、寒热指性质、虚实指邪正盛衰。那么抛开教材的解释,独立思考一下:既然表与热属于阳、里与寒属于阴,那么八纲辨证为什么会有阴阳? 伤寒论里面有很多阴阳,有的指代表里,有的指代寒热,有的指代寸尺,有的指代浮沉。为什么不能不使用阴阳二字,直接用指代的文字呢?“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实际上“发于阳”原文是“发于表”,“发于阴”原文是“发于里”。这样一还原就好懂多了。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

2022年6月23日 445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善假于物

推荐一款中医必备APP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伤寒论》对中医学者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这款软件就是帮助查阅伤寒论的,名字就叫“伤寒论查阅”。软件版本有安卓版和苹果版。自从安装这款软件后,就没卸载过。 伤寒论查阅 软件可以方便查阅《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条文、方、药,单位换算。根据作者网站介绍,使用的《伤寒论》版本是赵开美翻刻宋板伤寒论台湾故宫藏本之影印本。 软件为手机应用,安卓版免费,苹果版付费。苹果版需要付费的原因,作者在网站中解释苹果商店上架APP需要每年交费。这我是知道…

2022年5月21日 442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经方论道

何为“里”?

本文观点在《从生物演化探讨表里辨证》框架下。 何为“里”?总结一句话就是胡希恕先生的观点:病邪反映到胃肠道的都属于里。也有特殊,病邪有时候反映到胃肠道的不属于里,什么时候呢?在表证的内症的时候,是属于表的。举例,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这里的下利,是表证的内症。我在文章《表里内外各有所指》中已有论述。 里:胡希恕先生认为病邪反映到胃肠消化道的都属于里证。参考内胚层的演化及人体的边界,我们将肝、胆囊、胰腺都归属于里。生物先进化出消化系统,发现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消化道和体表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2022年5月20日 330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胡老知道

《伤寒论》六病与《内经》六经不同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关于胡希恕先生提出的这个观点,我单独提取出来用文章探讨了:《试论“辨病并治”与“辨经并治”》。在文章中有一句话(胡希恕先生晚年讲课的时候多次提到伤寒论的六经不能用内经的六经来解释[12]5,89,355,369,484,492,521,伤寒论讲的是表里相传,与十二经络完全不同)引用了《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学苑出版社,2016)的一部分文字。现将文字及与文字对应的录音单独录入于下。供同道交流。录音为胡希恕先生的原话,应与上下文进行参考。 …

2022年4月20日 392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经方论道

试论“辨病并治”与“辨经并治”

辨证论治辨的是什么证? [摘要] 中医学者都知道“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主要特点,是中医学术的核心和诊治要则。那辨的“证”又有哪些种类呢?文章通过考证认为:内治法的经方学术应以“辨病并治”为主,其中的“病”即六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外治法的医经学术应以“辨经并治”为主,其中的“经”即十二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辨病并治”和“辨经并治”是中医的两种不同方法。…

2022年3月18日 389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经方论道

表里内外各有所指(附CNKI地址)

注:本文已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55卷第9期  链接:CNKI地址    随着时间推移,有了一点新的想法,文中略作改动。 “表里”指证  “内外”指症 【摘要】基于中日学者的有关观点,探讨《伤寒论》“表里内外”的内涵。认为“表里内外”各有所指,不能混用。“表里”指的是证,“内外”指的是症;“表里”指所有在外或在内症状的主观总结,“内外”指某一具体客观的症状。《伤寒论》中的“外证”即为“人体在外的症状”。 【关键词】《伤寒论》;表里内外;外证 研究《伤寒论》从原文着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日学者对原文中“…

2022年3月18日 406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妄治时愈

盗汗两年一剂愈

杨某,女,44岁。2020年9月14日初诊。 主诉:盗汗2年余 刻诊:乏力,恶寒,身痛,腰痛,时易怒,寐差,二便可。舌淡苔薄黄,舌尖有芒刺。脉细。 辨证要点:表不解+少津。 方药:柴胡桂枝汤 柴胡18g    黄芩12g  法半夏12g 党参15g 炙甘草12g  生姜15g  大枣 15g   桂枝 15g 白芍 15g 七剂,水煎分三次饭后温服。 反馈:次日上午患者带其女开药,诉服药当晚已不盗汗。但七日后患者并未复诊,便于十日后电话随访,患者诉未再出现盗汗症状。但诉其每服药后便泄泻,无腹痛不适,不服药则无泄泻症…

2022年3月18日 584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经方论道

气血都去哪儿了

需要一首易于理解及传唱的中医歌曲,但是首先传达的思路要是正确的。 学习《伤寒论》过程中,感觉仲师通篇在论津液去哪儿了,一会在表,一会在里,误汗了怎样,误下了又怎样等等。于是就借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自己填了下词。虽然“津液”更符合经方理论,但是因“津”与“精”同音,担心传唱不便,便改成了“气血”。由于并不专业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诸位不吝指正。 音频由微软X Studio制作。 气血都去哪儿了 太阳脉浮桂麻黄1 阳明里实承白虎2 表里寒热和虚实3 藏进了六病4阴阳 少阴脉微但欲寐5 太阴腹满时自痛6 …

2022年3月18日 418点热度 伸一伸 阅读全文
12

伸一伸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简单聊下中医软件图标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APP 八纲辨证为什么有阴阳? 推荐一款中医必备APP 何为“里”? 《伤寒论》六病与《内经》六经不同
何为“里”? 表里内外各有所指(附CNKI地址) 试论“辨病并治”与“辨经并治” 《伤寒论》六病与《内经》六经不同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APP 从生物演化探讨表里辨证
分类
  • 善假于物
  • 妄治时愈
  • 经方论道
  • 胡老知道
公众微信号

COPYRIGHT © 2005 - 2024 玉莲堂.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